近年来,国内草根联赛和业余联赛蓬勃发展,不仅丰富了大众的业余生活,也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值得一提的是,亚足联一直对草根足球发展持支持态度,并设立了专门的奖项以表彰杰出贡献者。
在近日于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2025年亚足联草根足球大会上,中国草根足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。中国足协发布的官方公告显示,由其推荐的个人和赛事项目在2025年亚足联草根足球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上大放异彩,荣获两项重要奖项,为中国草根足球赢得了国际声誉。
来自四川成都三河村的谭杰,凭借十二年如一日的坚守和无私奉献,荣获亚足联“最佳草根足球领导者奖”。自2014年起,谭杰在三河村建成了两座标准足球场,并以此为核心,通过打造足球主题民宿酒店、整合闲置土地等方式,构建起了一个以足球为主题的产业生态系统,成功将三河村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“西南足球第一村”,有力地推动了乡村足球的振兴。
另一项殊荣则由北京快步云体育于2019年创办的青苗联赛摘得,该赛事凭借在青少年足球赛事中的创新性、公平性和教育意义,一举斩获亚足联草根足球“最佳赛事奖”。青苗联赛创办的初衷是为U7至U14年龄段的青少年提供一个零门槛、稳定且规范的训练和比赛平台。经过几年的发展,赛事规模不断扩大,仅2025年,全国参与队伍就已超过400支,参赛球员人数更是突破4000人,其影响力已经覆盖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等六大城市。
回顾往昔,天津鹏程足球俱乐部曾在2024年荣获亚足联“最佳草根足球俱乐部奖”。如今,仅仅一年之后,中国草根足球再次登上亚足联的领奖台,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,尽管中国职业足球赛事的水平还有待提高,但草根足球的发展已然走在了亚洲前列。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中国足协也设有社会足球部门,但这些草根赛事大多是民间自发组织的,与足协的直接关联并不大。此次获奖的项目也是由足协推荐上报的。
当然,像“村超”、“苏超”这类更具大众知名度的赛事未能获奖,主要是因为这些比赛并非纯粹的草根足球赛事。例如,“苏超”中甚至不乏职业球员的身影,因此严格来说并不能归类为草根赛事。不过,这些业余赛事和草根赛事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那就是它们都能有力地推动中国足球事业以及相关经济的发展,同时也能极大地丰富民众的业余文化生活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类似的赛事涌现出来,为中国足球的繁荣贡献力量。








